欢迎光临~乐鱼全站
乐鱼全站
全国客服热线:

0532-83790688

产品展示

持续关注!“小米SU7高速燃爆事故”最新进展梳理→

来源:乐鱼全站    发布时间:2025-04-30 23:13:29

  3月29日深夜,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意外事故后起火,造成车内三名女性乘员身亡。4月1日中午,小米公布“SU7高速爆燃事故”详情。

  如今,事情进展如何?25小时君综合网络信息,对事件进展进行了最新梳理,一起来关注下!

  4月1日晚,雷军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回应“小米SU7高速爆燃事故”,全文如下:

  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

  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

  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从始至终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回答。

  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啥,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见了,记下了,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

  碰撞发生后,我们马上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到非车主本人在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月30日,我们的专项小组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努力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我们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

  3月31日,在警方指导下,我们尝试于4月1日下午与家属会面。截止此次答网友问发出时止,我们仍在等待会面通知。我们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这一说法失实。事故发生后,警方随即介入调查。截止目前,我们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

  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基于目前已知情况,我们仅能确定,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推测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我们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目前暂时没有办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我们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不是能够打开。目前,就事故时车门能否打开,没有准确的结论。

  本次事件中,NOA提示「注意障碍」后已启动减速。约1秒后,驾驶员接管,NOA功能退出了。

  小米SU7 标准版有前向防碰撞辅助功能包括碰撞预警 (FCW) 和紧急制动 (AEB) 两个子功能,作用对象是车辆、行人、二轮车三类目标,其中AEB功能工作速度在 8-135km/h之间。这个功能和行业同配置的AEB功能类似,目前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

  4月2日,一篇以雷军之名的《致所有关心小米SU7事故的用户和公众的一封信》在网上传播,信中提到了事故的善后工作包括承诺探寻真相、反思与行动、透明化沟通,以及用十年坚守兑现安全承诺等。

  其中提到,如果调查车辆存在问题,将立马停止相关车辆销售并无条件召回已经销售车辆;雷军将个人捐资1亿元成立“新能源汽车生命守护资金”,以及联合宁德时代启动“极端碰撞断电技术”联合攻关。

  但是很快,有业内人士称这个截图为假,发布者为一个资深车评人,他删除了该图并表示“那个图是假的,抱歉”。记者联系到小米,小米方面回应称此为假消息。目前,小米官微和雷军个人微博并未发布上述信息。

  4月2日晚,小米SU7爆燃事故遇难者母亲 @诗雨370491153已删除相关博文。此前,她曾在微博发布关于SU7爆燃事故经过以及对于女儿主体问题的回应。

  据遇难者家属介绍,4月2日三家遇难者家属已经跟小米的工作人员见过面了。目前,小米方面还在参与调查,他们也在等待调查的结果。

  这场事故中,事故车辆在两秒内从116km/h减速到97km/h,在高速行驶状态下撞上水泥护栏,酿成悲剧。

  多项研究结果认为,L2级别的智驾系统无法在超过80km/h的速度下成功避障。

  记者查阅中国汽研(CAERI)报告发现,现有L2级智能驾驶系统对静态障碍物的平均识别延迟为1.2秒,车速高于80km/h时可能没办法完全避让。

  央视《智能驾驶安全挑战》的一项实验根据结果得出,在封闭高速路段模拟遇到障碍物(轮胎、纸箱)的情况下,小鹏、蔚来等多个车型在60km/h以下均能有效刹停,但100km/h时仅有50%车辆通过测试。

  以100km/h的速度计算,车辆两秒可以在路面行驶约55米,这要求智驾系统至少要提前50-100米感知风险并发出预警。

  2022年,曾有新闻媒体报道,理想ONE在高速撞上施工桩桶,因车主开启辅助驾驶时,系统未识别施工区域锥桶,车辆未减速直接撞击,安全气囊弹出。对此,车企回应:“当前L2级系统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施工场景需驾驶员接管。”

  有网友认为,此次事故遇到的路况在高速上并不罕见,只要高速修路就会出现,汽车智驾系统能否过这种弯,还很困难。“如果人接管之后立刻强减速,把速度降下来,那也不会有事,过弯失败撞塑料锥形桶是肯定没事,不幸撞混凝土墙了,只要时速不是97公里那么夸张,那也不会殒命。”

  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就曾对这一情况做分析:“高速行驶中,让速不让道是根本原则。突然变道可能导致更严重事故,而车辆正面防撞设计往往能最大限度保护乘员。”

  网友@风驰电掣 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夜间行驶时猛地发现前方卡车掉落轮胎,急打方向避让导致车辆失控撞护栏后翻滚,车内人员轻伤。“交警事后说不如直接撞上去,车速110km/h时急转向必翻车。”

  1、保持冷静,控制车速:紧握方向盘,避免急打方向或猛踩刹车,防止车辆失控。

  3、障碍物无法避让时:优先减速正面碰撞(尤其车速高于100km/h时),而非急转向(易导致侧翻或撞护栏)。

  2、利用车道偏移功能:若车辆配备辅助驾驶系统,可小幅避让但避免人为猛打方向。

  广东交警发布的《高速遇障碍物如何避险》一文中引用真实案例指出:高速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急转向致死率更高,正确做法是“减速并握稳方向盘,即使碰撞也尽可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

  来源 广州日报、@雷军、@小米汽车、财联社、羊城晚报、封面新闻、澎湃新闻